[ #阿里山・#台十八線 ]
為了深入瞭解並完整呈現在地特色與景點,我們團隊陸續去了三趟阿里山,位置集中在台18線公路經過的番路鄉一帶,拜訪當地店家、茶農和居民們,透過閒聊、訪談或拍攝,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
原本影片想要聚焦在新興的阿里山咖啡產業,想要敘述有別茶葉的故事內容,但實際探訪幾家茶行體驗做茶、學習品茶,並在親身走進雲霧漫漫的高山茶園見識絕美的風景後,心裡還是不禁被陣陣暖心的茶香給折服了。
阿里山隙頂一帶的耕地約莫在台18線公路興建後,陸續由其它農作物轉型為茶園,在台灣近兩百年種茶史之中,不過短短三十幾年光景而已。當時嫁到山上的媳婦一邊摸索種茶,一邊將孩子拉拔長大,這段歲月和我成長時間相符,所以茶行老闆和老闆娘下一代的年齡也跟我非常接近,和他們聊天的時候有點像和父母輩對話,很有親切感。
問到種茶這一門生意或專業,對生活帶來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我聽到三種答案。
「客人喜歡喝我的茶,而我也將種茶學會的經驗在茶藝教室上傳授給更年輕一輩的在地孩子。」
「透過種茶,將我的孩子扶養長大成人,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因為接了家裡種茶的事業,辭掉原本四處奔波的忙碌工作,發現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了,這是我最感到開心的事情。」
30年的歲月過去了,我原本以為會聽到什麼長篇大論或牢騷,沒想到盡是對茶的愛、對家人的愛。種茶做茶是門生意沒錯,但人生和茶葉一樣,經過萎凋、發酵、炒菁、揉捻、回潤,苦澀沒了,只剩下那股留在喉嚨的韻味。
#去山上喝杯茶吧
很高興有這個影片拍攝的機會,讓我能夠在台18線這一帶停下來、靜下來,否則過去往來玉山或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時,這邊往往只是匆匆經過,沒有留下任何足跡和記憶。但現在不一樣了,逐鹿、觸口、公田、龍美、隙頂已不只是地名,而是有感情牽絆的地方了。
有空的話,下一次假期安排到隙頂、龍美附近的茶園喝茶泡茶,和他們聊聊天、聽他們的人生哲學,體會茶香回甘的韻味和人情味吧。
🎦 YOUTUBE版本:https://bit.ly/3b2ffVx
(我們也有YT頻道了,歡迎訂閱,謝謝!)
——
#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大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RideOnTime